如何學好高中的文言文呢?話說這是我們老祖宗留下的文學墨寶,我們可千萬不能丟棄!拿到一篇文言文,發現有很多字你不認識,那么你肯定一知半解或者看不懂。那么,如何才能多得分呢?翻譯文言句子從哪幾個方面著手?文言文翻譯的三個基本原則?文言文翻譯的十種方法?啟達教育老師為你整理了高中語文學習技巧:文言文翻譯不好得分?快來試試這些方法,希望能夠對你有所幫助!
2020高考已經開始準備了,同學們正在進行高考第一輪復習,只有基礎打好了,后面的二三輪復習才能不在話下!文言文閱讀在高考語文試卷中,所占比率逐漸增大,也是大部分同學的難點,想要拿到高分,就得有良好的學習方法,啟達教育老師為你整理了高中語文學習技巧:文言文翻譯專項訓練(含答案解析),希望能夠對你有所幫助!
1.閱讀下面的文段,翻譯文中畫線的句子。(5分)
天無私覆也,地無私載也,日月無私燭也,四時無私行也。行其德而萬物得遂長焉。
(取材于《呂氏春秋·去私》)
日月無私燭也,四時無私行也。行其德而萬物得遂長焉。
譯文: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解析:“無私”就是“沒有私心,不偏私”之意。“燭”,名詞用作動詞,在這里可譯為“照耀”。“行”,運行,可聯系“天行健,君子以自強不息”來理解。“得”,能夠。“遂”,順利。最后一個句子在翻譯時要注意補出省略的前面的主語。
答案:日月照耀萬物而不偏私,四季運行而不偏私。天地、日月、四季都是依據德而行,所以萬物能夠順利生長。[來源:學+科+網]
2.閱讀下面的文段,翻譯文中畫線的句子。(6分)
韋湊字彥宗,京兆萬年人。睿宗立,徙太府,兼通事舍人。景云初,作金仙等觀,湊諫,以為:“方農月興功,雖貲出公主,然高直售庸,則農人舍耕取顧,趨末棄本,恐天下有受其饑者。”不聽。湊執爭,以“萬物生育,草木昆蚑傷伐甚多,非仁圣本意”。帝詔外詳議。中書令崔湜、侍中岑羲曰:“公敢是耶?”湊曰:“食厚祿,死不敢顧,況圣世必無死乎?”朝廷為減費萬計。遷右衛大將軍,玄宗謂曰:“故事,諸衛大將軍與尚書更為之,近時職輕,故用卿以重此官,其毋辭!”尋徙河南尹,封彭城郡公。(節選自《新唐書·韋湊傳》)
(1)食厚祿,死不敢顧,況圣世必無死乎?(3分)
譯文: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(2)近時職輕,故用卿以重此官,其毋辭!(3分)
譯文: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解析:本題涉及一詞多義、詞類活用等文言知識。(1)厚祿:豐厚的俸祿。顧:顧惜。必:肯定。(2)重:加重。毋:不要。[來源:Z*xx*k.Com]
答案:(1)吃著豐厚的俸祿,連死都不敢顧惜,更何況圣明時代肯定不會死人呢?
(2)近期職權較輕,所以任用你來加重這一官位,還是不要推辭吧!
【參考譯文】
韋湊字彥宗,京兆萬年人。睿宗即位,調職到太府,兼任通事舍人。景云初年,皇上建造金仙等道觀,韋湊勸諫,認為:“正當農事繁忙的季節興建工程,雖然錢財出自公主,然而用高價雇用平常的勞力,那么農人就舍棄耕作而去受雇,這樣本末倒置,恐怕天下將會有受到饑餓的人。”勸諫沒有被采納。韋湊堅持己見,認為“自然萬物生長發育,草木昆蟲損害太多,不是仁德皇上的本意”;噬舷略t另外詳細審議。中書令崔湜、侍中岑羲說:“你怎么敢這樣呢?”韋湊說:“吃著豐厚的俸祿,連死都不敢顧惜,更何況圣明時代肯定不會死人呢?”朝廷為此而減免的費用數以萬計。又升遷擔任右衛大將軍,唐玄宗對他說:“按照舊例,那些衛大將軍與尚書應交替擔任,近期職權較輕,所以任用你來加重這一官位,還是不要推辭吧!”不久轉任河南尹,封為彭城郡公。
3.閱讀下面的文段,翻譯文中畫線的句子。(10分)
鄧訓,字平叔,南陽新野人。顯宗即位,初以為郎中。訓樂施下士,士大夫多歸之。
章和二年,護羌校尉張紆誘誅燒當種羌迷吾①等,由是諸羌大怒,謀欲報怨,朝廷憂之。公卿舉訓代紆為校尉。先是小月氏胡分居塞內,勝兵者二三千騎,皆勇健富強,每與羌戰,常以少制多。時迷吾子迷唐,來至塞下,未敢攻訓,先欲脅月氏胡。訓擁衛稽故,令不得戰。議者咸以羌胡相攻,縣官②之利,以夷伐夷,不宜禁護。訓曰:“不然。今張紆失信,眾羌大動。原諸胡所以難得意者,皆恩信不厚耳。今因其迫急,以德懷之,庶能有用。”遂令開城及所居園門,悉驅群胡妻子內之,嚴兵守衛。羌掠無所得,又不敢逼諸胡,因即解去。由是湟中諸胡皆言:漢家常欲斗我曹,今鄧使君待我以恩信,開門內我妻子,乃得父母。咸歡喜叩頭曰:“唯使君所命。”訓遂撫養其中少年勇者數百人,以為義從。
永元二年,大將軍竇憲將兵鎮武威,憲以訓曉羌胡方略,上求俱行。訓初厚于馬氏,不為諸竇所親,及憲誅,故不離其禍。
(選自《后漢書·鄧訓傳》)
[注]①燒當種羌迷吾:燒當種羌,當時的羌族部落名稱;迷吾,部族首領。②縣官:此處指漢家朝廷。
(1)今因其迫急,以德懷之,庶能有用。(3分)
譯文: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(2)漢家常欲斗我曹,今鄧使君待我以恩信,開門內我妻子。(4分)
譯文: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(3)訓初厚于馬氏,不為諸竇所親,及憲誅,故不離其禍。(3分)
譯文: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答案:(1)現在趁他們處境危急,用恩德來安撫他們,可能(或‘希望’)會有用處。(要點:“因”“懷”“庶”,句意通順)
(2)漢朝常想讓我們相互爭斗,現在鄧使君用恩德信譽來對待我們,開門收容我們的妻子兒女。(要點:“斗”,使動用法;“內”,通“納”;“妻子”,古今異義詞)
(3)鄧訓當初和馬氏交情很深,不被竇氏族人親近,到竇憲被殺時,他因此沒有遭受禍患。(要點:“厚”“為……所”“離”)
【參考譯文】
鄧訓,字平叔,南陽新野人。漢顯宗即位,最初任命他為郎中。鄧訓喜歡施恩于人,禮賢下士,士大夫大多歸依他的門下。
章和二年,護羌校尉張紆誘殺燒當種羌迷吾等人,因此羌人各部落都非常憤怒,謀劃想報仇,朝廷很擔心這件事。大臣們推薦鄧訓替代張紆為護羌校尉。此前小月氏胡人散居在塞內,能作戰的兩三千騎兵,都驍勇健壯,每次和羌人交戰,常常能夠以少勝多。當時迷吾的兒子迷唐,來到塞下,不敢攻打鄧訓,先想脅迫月氏胡人。鄧訓加以保護阻礙,使雙方不能交戰。謀士們都認為羌人、胡人互相攻擊,對漢朝有利,用夷人攻打夷人,不應該阻止他們交戰。鄧訓說:“不對,F在張紆不講信譽,羌人各部落大舉行動。推究胡人各部落不能滿意的原因,都是因為我們對他們的愛護和信譽不夠,F在趁他們處境危急,用恩德來安撫他們,可能(或‘希望’)會有用處。”于是下令打開城門以及他自己住處的園門,驅使所有的胡人的妻子兒女進來,派重兵守衛。羌人搶劫沒有收獲,又不敢逼近胡人各部落,于是就退兵離去。從此湟中的胡人都說:漢朝常想讓我們相互爭斗,現在鄧使君用恩德信譽來對待我們,開門收容我們的妻子兒女,我們這才得以與父母團聚。大家都高興地叩著頭說:“我們只聽鄧使君的命令。”于是鄧訓從他們中收養了幾百個勇敢的年輕人,把他們作為隨從。
永元二年,大將軍竇憲率兵鎮守武威,竇憲認為鄧訓通曉對付羌胡人的方針策略,上朝請求派鄧訓與他同行。鄧訓當初和馬氏交情很深,不被竇氏族人親近,到竇憲被殺時,他因此沒有遭受禍患。
4.閱讀下面的文段,翻譯文中畫線的句子。(10分)
賈黯,字直孺,鄧州穰人。黯自以年少遭遇,備位諫官,果于言事。時言者或論事亡狀[注],輒戒勵窮詰。黯奏:“諫官、御史,跡既疏遠,未嘗預聞時政,不免采于傳聞,一有失言,而詰難沮辱隨之,非所以開廣言路。請如唐太宗用王珪、魏徵故事,每執政奏事,聽諫官一人隨入。”
時帝初即位,王廣淵、周孟陽以藩邸之舊,數召對。黯言:“俊義滿朝,未有一被召者,獨親近一二舊人,示天下以不廣。請如太宗故事,召侍從館閣之臣,以備顧問。”帝嘗從容謂黯曰:“朕欲用人,少可任者。”黯對:“天下未嘗乏人,顧所用如何爾。”退而上五事:一、知人之明,二、養育以漸,三、材不求備,四、以類薦舉,五、擇取自代。(選自《宋史·列傳第六十一》)
[注]狀:狀文。
1 2
傳遞咨詢 知曉動向
領取免費備考資料